相亲就应该直接一点吗?
天气:阴天
心情:一般
发表时间:06-01 09:12
人气:
我要评论
为你推荐
更改我的择偶要求

-
妲己

-
佳人倩影

-
王小七

-
寻你一起幸福

-
贝贝Sky

-
cassieluck

-
大PG囡囡
相亲这种事,究竟是应该委婉含蓄一点,还是应该简单直接一点呢?
有的男士一坐下来就问,“我希望半年内结婚一年内生孩子,你能接受吗?”
搞得女方一头雾水,这才刚见了面,八字还没一撇,聊这个太早了吧。
男士坚持认为这种想法很正常:
“都不是小孩子了,我耽搁不起,也不想浪费你的时间,所以提前说清楚。”
话虽如此,却让人无法回答。女方若是应允了,过两个月觉得你还是不大合适,岂不要担上“耽误他人青春”的罪名?
有的女士则恰恰相反,属于“矜持含蓄过头”了。
比如一位女士去相亲了,见了面觉得对面大哥性格不错,眼缘挺好,有意继续发展。
可当时聊得好好的,回去之后却态度变得很冷淡,回复微信也是有一搭没一搭。
问之何故,答曰:虽然是相亲,但也要考验男方的诚意,如果我这么冷淡他还能继续追三个月,说明这个男人OK。
介绍人无语凝噎,心想大姐啊,虽然你自己耽搁得起,但在你这个年龄段,去哪里给你找一个能坚持不懈三个月热脸贴冷屁股的男人呢?你单身了那么久究竟为何,原因就不用再说破了吧?退一万步讲,就算真的能找到,你确定这样的男人就等于好男人,而不是恰好相反吗?
介绍人硬着头皮表示女方希望男方更主动一些,大哥表示匪夷所思:
“不是她主动出来相亲的吗,怎么变成她考验我?”
还有些男士认为,女人既然都已经出来相亲了,那就没必要端着了。甚至于他可能会觉得,出来相亲就代表“没有市场”,那女方就更没有“过分矜持”的理由了。
最近就有一个热门帖子,说的是有一位35岁的单身男士,通过双方家长介绍,加了一位30岁女士的微信。
男方主动搭话,但女士回复得比较慢。男方向家长抱怨,说女方有些敷衍,回复有点慢。结果家长又告诉了对方家长,女方直接一个问号就打过来了。
男方觉得索然无味,懒得解释,直接就把人删了。
就这样一个帖子,究竟是男方过错还是女方太傲慢,引发了全网热议。
男生可能觉得你既然都出来相亲了那我就直接切入主题,问你“一起见面聊聊怎么样”。
这个开头就开得很不好。哪怕你说请她吃个饭,看个电影,喝个咖啡,逛个书店,怎么都比“一起见面聊聊”要好得多。
这句话,给人一种“其实我也不是很想来,但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跟你聊”的观感,女方看了肯定有些别扭。
但是也没法表达这种别扭,于是变成了语言上的微妙的情绪。女方没有回答好,或者不好,而是“现在才礼拜三耶”。男方回复“那周五再说”,但女方没有再回复,可见已经有点意兴阑珊……
长久以来在感情游戏中,男性都是扮演主动的追求者,而女性则是被动的角色。
但现在很多单身男性仿佛有了某种集体创伤,先入为主地认为扮演主动的角色就等于tiǎn gǒu,等于无条件无期限地付出金钱,等于无下限的讨好。
这就形成了一种矫枉过正。这个世界并非由杀猪盘组成的,单身人士并不等于海王、海后和骗子。现实世界里的感情关系,是绝大多数有常规婚恋需求的普通男人和普通女人之间的常规关系。
这里面女方当然也有她的问题。既然已经通过了好友申请,说明多多少少有试试看的意愿。但因为对方开头一句话说得没有很谨慎,立刻就能感受到一种不想继续聊下去的情绪。只能说这年头大家都挺没耐心的。
相亲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直接或者委婉,一切只关乎诚意。
如果认为对方都出来相亲了就不该有任何委婉的余地,这种心态反而是没有诚意的。因为任何人与人的交往前期都要互相试探、互相尊重。
“既然都出来相亲了为何还要浪费时间呢?”这种不耐烦的心态就是缺乏诚意的。
“合适就谈不合适就算了呗。”可是连掂量都没掂量过怎么知道合不合适呢?
爱出者爱返,真诚更是如此。在一个普遍欠缺热情的世界里,愿意率先给出诚意的人,永远是掌握关系主动权的一方。
相关评论
发表评论: